编者按:
今天是世界读书日。翻开一本书,展开一次与智者的对话,开启一段灵魂的奇妙旅程。一个个音符般跳跃的数字,谱写着震颤灵魂的动人乐曲。手写下一页读书笔记,创造一份宁静。今日与您分享北大数院三位老师的读书笔记手稿与阅读故事。

一、33年前的笔记手稿和不变的阅读习惯
这是一份记录于1988年的《大偏差理论》阅读笔记和教案,它出自tyc234cc 太阳成集团郭懋正教授之手。第一次见到这份笔记时,它们被仔细分成几个章节,装在一个有些破旧的牛皮纸袋中。数百页影印废纸的背面,工整流畅的手迹在泛黄的纸张上流淌。2005年春季前,郭懋正老师将这份手稿交给了当时即将开设《大偏差理论》课程的刘勇教授,郭老师笑言“这是废物利用”的背后,是师者的传承。


郭懋正老师的《大偏差理论》阅读笔记及教案手稿
没有横格,却书写整齐。漂亮的字迹,严密的演算,透着执笔者的沉静与严谨,开卷展读,让人心动不已。袅袅墨香,余韵悠长。手稿铺开了不褪色的智慧与时光,我们仿佛瞥见了一位数学学者阅读和记录时的凝神与专注。


手稿写在单面影印废纸的背面
1988年春天,郭懋正老师要给学生讲授这门《大偏差理论》。他回忆道,“当时我阅读了很多相关材料,为了给学生们上课,我必须把自己消化过的东西组织起来,形成一个同学们能听得懂的讲稿。不能(说)非常完整,但作为一个简易版的书没有问题。”

参考文献部分漂亮的英文字体
提到有什么好的阅读经验可以分享时,郭懋正老师表示:“读书一定要读原著。比如大偏差理论,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,我在研究所时,老师建议去读原作者的相关东西,(比如)读他最初的、以及他在各地讲演的东西。要读第一手的材料,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庞大的理论会在至少四五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全世界,去读这项研究成果的作者的东西,看他是怎么想问题的,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。偏微分方程也是一样,我们要找将相关问题解决得最好的教授,读这些人的文章和报告。”
提到如何阅读数学参考书,郭老师建议,要多读,反复读。即使第一遍能读懂,还是要回来再看看,总会有新的发现,比如疏忽了哪些地方。对于读起来很困难的部分,我们可以暂时放一放,带着疑问继续往下读,熟悉了后面的内容以后,也许就渐渐理解并解决了之前的疑问。

郭懋正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
“要反复练习并培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,同时要学会挑错,然后自己将其改正。哪怕是别人写的东西,你觉得不太对,就要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一遍。如此对阅读者来说也是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。”“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。最好能将一页纸大约1/5的地方留空,之后再次阅读、复习和提高时,将你的心得补充在这1/5的条框里面,这样的笔记就算做得非常好了。”
二、夹在书本中的小纸片
读书的过程,即是求索、求知、求证的过程。或许一本书晦涩艰深,读来让人不免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,但更多的时候是下一秒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,读者常于转角处遇见豁然开朗的通达。数院杨磊教授就喜欢随手用小纸片记录下阅读时的各种困惑和惊喜。


杨磊老师夹在书中的读书笔记
这是杨磊老师阅读过的一本书——《Felix Klein全集》第三卷,其中夹有很多这样的小纸片,他的其它书籍中也常有。小小的纸片足见杨磊老师早已形成的读书习惯。“书上空白小,我喜欢随时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写在小纸片上,夹在相应的位置,等读完后再重新整理在本子上。”

杨磊老师整理的阅读笔记
杨磊老师十分青睐数学史相关的书籍,他推荐大家阅读F.克莱因撰写的《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》英译版。“数学史要讲述数学发展的来龙去脉,能写出并写好一个世纪数学史的人,只有克莱因。他必须了解全部的数学,而不仅仅是自己研究的部分。《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》一书还介绍了19世纪末的物理学的重要进展,这是现在很多书所不具有的。建议学数学的同学们将其作为课外辅助读物,好好读一读。”
此外,杨磊老师喜欢阅读重要数学家的论文集,“这种书一般会记录很真实的过程。论文集的后面都会有作者的评注,包括当时的评注和分析以及之后新的分析,这些评注是很重要的部分。”

杨磊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
杨磊老师希望青年学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,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多交流,站在交叉领域的角度看待问题。同学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理清整体的脉络结构,不要把数学碎片化,抓住本质才能找到数学的趣味,才能保持对数学的热爱。
三、买本漂亮的活页本,再找个安静的假期
数学人喜欢穿梭在图书馆的书架间,在书本中开启更大的世界,在字里行间捕捉人类智慧的闪光;喜欢找一个安静的假期,复盘读过的好书,把阅读心得整理在精美的活页本上,仿佛这是收获新知的重要仪式感!数院刘勇教授就是一位保有这份仪式感的学者。


刘勇老师记录读书笔记的活页本
“每次读完书,我会给自己‘反刍’的时间。平时比较忙,我会隔上一段时间,最好是等到安静的假期,把读书笔记整理在本子上。整理笔记时会把读过的内容在大脑中重新排列。”


刘勇老师的阅读笔记
刘勇老师有很多好看的笔记本,他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。他的读书笔记大致包括书名、书中内容摘抄、对知识的理解、对书本的评述以及自己类比的例子等部分。“把这些写下来,是一个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办法,写完我感到很心安,用好看的本子记录也是为了督促自己把这件事做好。”对于非数学类书籍,刘勇老师推荐大家阅读李泽厚的《美的历程》——一部关于中国美学和美术史、文学史、哲学史和文化史的书籍。“这是一本美学启蒙书,值得一读。”
阅读
可钩沉历史,探索前沿
能启迪心灵,拓宽视野
纵贯中外古今,兼及多个学科

笔记
让对数学的热爱与忠诚,在墨香中氤氲
对后学的关心与教导,在书页中沉淀
手稿写下的不仅是知识
更记录着一种数学精神
一种代代相传的治学精神

青春不老,在书页间永恒
智慧永在,在文字间留存
精神不死,在书香中长青
恰逢春光好,读书正当时
博雅塔下,图书馆中
一园春色,满室书香
书山桃源,自在徜徉
是这个春天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
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
让花香与书香共同点缀这个春天吧
文字:面面、吴星潼、鲍琪凤、刘文欣
素材提供:郭懋正、杨磊、刘勇
采访:胡子轩、刁彦泽、面面
图片:杨磊、任燃、谭晓妮、Edwin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