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学院领导、老师们,亲爱的师兄师姐、学弟学妹们:
大家晚上好!我是来自tyc234cc 太阳成集团2019级本科6班的新生凌琬怡,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新生发言。
与北大的第一次邂逅,是一年前的暑期学堂。在八月的尾巴夜游未名湖,看着博雅塔矗立在远方,庄严、肃穆;临别时辅导员交给我们每人一张明信片,告诉我们说如果一年后我们真正踏入燕园,再把这张明信片送还给我们,去看看自己一年前到底留下了些什么期许。我还记得我当时满是犹豫和不自信,最后像是下了极大的勇气落下了“希望与燕园的再会,是以一名数院学生的身份”这句话。
当然这没有被完全实现,因为下一次再会燕园时我还是一名考生,而那时我的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。哪怕每一次进入燕园,都是一名揣揣不安,手握笔袋和准考证焦急等在三教楼下的学生,却都让我更迷恋这里的一切。喜欢这里的每一个人,无论是学工部老师的关心,学长学姐耐心回答的每一个萌新的疑惑,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相互之间的包容互助;喜欢这里的每一株草木,每一抹风景;喜欢这里厚重的历史感,一砖一瓦都是这个古老国度的见证者;喜欢这里的蓬勃朝气,也喜欢这里的思维碰撞。从那时起,我便深爱上了这座园子。
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考生,却十分幸运地在知道成绩的那天下午就圆梦北大数院。如果说当初选择数学是因为自己对数学的一点执念,那么现在站在这里,终于可以踏入梦寐以求的课堂时,褪不去的就是一份喜爱。在这诺大的报告厅内,我远不及学科上的佼佼者,也就不用专业数学知识班门弄斧了。我更想与在座的各位分享的,是我们、数学、中国、未来。
高考结束后我曾参加过一个面试,面试官问我了这样一个问题:“这是贸易战冲突爆发的第二个年,你所认为的中国青年能为此做些什么。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,当贸易战硝烟四起时,与此时此刻的我有什么关系。它太宏大,似乎离我太遥远。可当这个问题轰然砸到我身上的时候,我却不得不开始去思考,作为一个中国人,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,作为一名即将走上数学大道的大一学生,我与这个宏大的国家命题,将以什么样的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?
我们也许难以理解国家之间明争暗斗的一招一式,但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的是,由于起步晚、底子薄,有些方面的核心技术和一些先进国家有不小的差距,而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国力的日渐增强;国与国间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,而核心技术的竞争在这些碰撞中显得尤为突出,但我们也知道,若要真正在现代科技中取的大规模、成体系的裂变,和基础学科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。现在每一个科学技术相关领域,都离不开数学这个万能的工具;千千万万数学难题也依旧等待我们去探索。每一次的时代巨变都有数学的影子;中国所期望的下一个飞跃,数学也必将是最重要的助推器之一,也对我们每一位即将投身于数学学习的学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总有人说,基础学科的研究只属于少部分人,需要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蛰伏,正如张益唐教授在经历了多少人生起伏后才终于苦尽甘来,被人们赞叹欣赏之余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潜心修行至此地步?在常人眼里这都像是无尽的折磨。可我想,因为热爱,所以选择数学;也更因为一份属于你我的责任与担当,我们也应牢牢握紧手中的数学武器,为中国开辟一条辉煌的康庄大道。
所以,当我们为了期末考试刷夜时,当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大放异彩时,当我们在为学生会活动创意头脑风暴时,当我们享受园子里的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时,当我们在未名湖吹着夜风,眺望亮灯的博雅塔时,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肩上的责任,身上沉甸甸的祖国的希望。我们欣喜于祖国近年来的每一次突破,也希望能与祖国的命运同频共振,成为每一次进步的参与者。我想用一句话与君共勉,“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”。愿我们都能踏实踩在这片热土之上,与北大,与中国一起,走向自己想要的未来!